顯示具有 冰霰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冰霰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冰霰ㄒㄧㄢˋ不是雪

冰霰,霰,霰 雪,霰怎麼念,霰 注音,霰怎麼唸

image

寒流來襲加上濕度夠,許多民眾今(16)日清晨就興沖沖地上陽明賞「雪」,不過,氣象局表示,依據氣象標準,陽明山上午飄落的只能算是「冰(音同現)」,也就是小冰珠,還不能算是「雪」。
究竟冰霰和雪有什麼不同之處?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解釋,冰霰主要是由白色不透明的冰粒組成,類似小冰珠,質地比較脆弱,呈現球型或圓形、小於5公釐,打在地面上很容易碎裂;雪是呈現六角型的結晶,兩者在形狀上有區別;另外,霰降下來的時候,打在地面上或汽車上會有滴滴答答的響聲,相較之下,雪比較沒有聲音。

image

冰霰是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珠,當地面溫度達到0度左右時,雲裡的水滴急速冷卻,就會形成密度不大且有空隙的冰珠。在下雪之前,往往會先下霰。

冰霰的型狀為圓形或是球形,直徑約半公分左右,打在地面上會彈起來,打在車窗上會有滴滴答答的聲響。

image

因氣候變暖使得地面溫度比較高,水氣與高空空氣對流凝結成鬆散的固體,然後降至地面所形成。呈現為一種白色不透明,近似球形或圓錐形,直徑約2到5毫米,結構與雪相似之冰所構成之降水,霰質軟易碎。常發生在攝氏0度,也可能存在攝氏-40度附近的溫度,而且屬於未結凍的狀態,霰通常於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。在航空例行天氣報告中的代號為GS

 

於某種壓力下,雪晶可能接觸到過冷雲滴,這種小滴的直徑約10微米,於攝氏零下40度時仍呈液態,較正常的冰點低許多。雪晶與過冷雲滴的接觸導致過冷雲滴在雪晶的表面凝結。晶體增長的過程即為凝積作用,雪晶的表面有許多極冷的小滴而成為霜,當此過程持續使原本雪晶晶形消失則稱為霰。

寒流發威 合歡山湧賞雪人潮 只見冰霰不見雪 民眾依舊樂乎其中

 

冰霰,合歡山,寒流,下雪,賞雪

image

image

合歡山上今天湧入賞雪人潮,合歡山溫度降到零下五度,不過今天溼度不夠,沒有下雪,而是降下介於雪和冰珠之間的冰霰,整片淞霧覆蓋合歡山頭,美不勝收,有民眾不怕低溫,開心脫掉上衣打赤膊,玩得不亦樂乎。

冰霰:冬季時,若高空水氣不充足時,水滴在遭遇冷空氣時,就被急速冷凍形圓形或球狀,類似小冰珠,它的密度小,由於其中含有空氣和雜質,呈不透明狀,下墜到地面時,由於地面附近溫度未達0oC以下(約4 或5 oC)時,還可維持其不透明的形態稱為霰,與密度較高的雪花不同。或已融的雪花或雨滴落下,穿過冷氣層再凍結時,即形成霰掉下。會形成冰霰的雲層屬低層雲(二千公尺以下),由於水滴凝結過程快速,再加上地面溫度約在4 或5 oC)未達零度以下,掉落地面之冰霰消散快速。